在开始这部分前,先对前文补充说明两点:
1, 前文最后提问“BBS社区是做什么的?”,我的意思是让大家设想任意某个BBS社区,比如“某某BBS社区是做什么的?”——我以此泛指,是要在后面谈到的BBS社区的某种共性。
2, 请阅读这篇博客的朋友注意,此系列的标题是“BBS社区”,并非指所有“社区”。“社区”是一个大概念,所有以“互动服务”为主的网站都可以归类为“社区”类型网站,我的反思不在“社区”,而仅限于“BBS社区”。比如,百度贴吧或豆瓣等网站,都因为产品结构或运营模式有创新,都不是此系列所探讨之“BBS社区”。
此外,因为本系列标题即已有此限制,所以行文过程中,有时为了简便,我用“社区”替代了“BBS社区”。希望网友能理解。
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在讨论BBS社区时,我们经常会谈到“用户”,但是,我们真的对BBS社区的用户有所了解吗?比如,我们经常会说的“xx社区核心用户”,这里,“核心用户”到底是什么标准?mop这样的大型BBS社区,到底有多少“核心用户”?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
一、 用户分类
根据我的观察和定义,一个大型的BBS社区的用户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浏览者:纯浏览
2, 注册浏览者:注册会员,但一般情况下绝不发言
3, 偶尔发表者:注册会员,往往在某个事件或短时间内频繁发言,然后几乎从不发言。此类用户多见于一些突发性事件的讨论或者在社区有求于人,比如让别的网友帮助找一首mp3等等
4, 回复者:注册会员,经常回帖
5, 发表者:注册会员,比较频繁发表主贴
6, 版面管理者:注册会员,管理版块
7, 核心用户:注册会员,对BBS社区的发展发挥过作用的会员(包括管理作用,即建设社区制度;影响作用,即发表的文章或事件对社区发展起过影响)
上述用户构成中,1-3是一类,“观众”;4-7是一类,“演员”;或者这么说,BBS社区真正的运营体是由4-7类用户和站方共同构成的,而不仅仅是站方。
也因此,一个BBS社区对于用户来说,具有不同目的。对1-3类“观众”用户来说,他们上BBS社区主要就是为了获得信息,包括:非官方新闻信息(社会和娱乐为主);实用信息(找一首mp3或者请教一个生活问题)。
这里我要多说几句:在中文BBS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两个趋势。第一,搜索引擎、百度知道新浪爱问、分类网站等等的兴起,使得用户越来越少地试图在BBS社区获得“实用信息”,而更倾向于使用前者等几个更有效的手段;第二,由于一些全国范围的事件炒作,比如芙蓉姐姐,铜须门,黄静案等等,使得用户越来越发现在BBS社区可以获得第一手的“非官方信息”——这两种趋势铰接合力,使得对于1-3类用户来说,BBS社区越来越成为获得“非官方新闻信息”的场所。尤其是两类“非官方新闻”:“喊冤的”社会新闻和“传八卦”的娱乐新闻。
对于4-7类“演员”用户来说,他们上BBS是因为那是他们的演出场所。而不管他们演出什么内容,从总体上看,其实都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是一种社会交往。或者这么说,对于4-7类用户来说,BBS社区就是SNS。而非常有趣的是,如同上面说的分类网站的兴起是让1-3类用户逐渐远离BBS社区;那么,SNS网站,尤其是blog和space的兴起,是在让4-7类用户远离BBS社区。
因此,BBS社区确实是web2.0之母。它用几年时间,培养了两类用户;而这两类用户,是现在各类web2.0服务的基础。
二、 用户数量
先提问一下:如果按照我上面定义的“核心用户”(第7类),以国内较大的BBS社区mop为例,大家会认为mop有多少“核心用户”?——我个人的答案是不超过500人,而且这还是包括那些曾经“核心”,现在已经离开mop的用户。
为什么我会说mop的核心用户就500人呢?一方面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包括mop曾经搞过一些活动,比如评选108将,mop达人扑克牌等等,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的估算。
更进一步,以mop为例,4-7类用户有多少呢?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mop最新的一些数据分析》,其中有几个数据能帮助我们推导:
“大杂烩”每天发贴2000-2500左右;总贴(含回复)10万左右;平均每个话题有42个回复。。。“贴贴”每天发帖在600主贴左右,回贴数目不详――但肯定不会超过“大杂烩”的平均42回帖,以我的观察,每个主贴平均最多20回贴左右,则如此,“贴贴”每日总贴应该不超过1.2万”
也就是说,mop每天主帖在3000左右,一周2万左右,这基本上可以算成第5类用户(平均每周发一次主帖,即算频繁发主帖);根据BBS社区一般主贴和回帖1:20计算,这第4类用户可以算为40万。
也就是说,类似mop这么大型的BBS社区,其4-7类用户不会超过50万人。而且,这个还是高估了。
而1-3类用户,根据流量看,以mop为计,每天浏览访问用户应该有300万以上。
三、 用户选择
对于一个大型BBS社区的站方来说,他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500人的“核心用户”上?还是50万人的“活跃用户”上?还是300万人的“浏览用户”上?——这是所有大型BBS社区面临的尴尬选择。
BBS站方不可能只为几百人的“核心用户”服务;而如果把商业模式建立在50万“活跃用户”上,很明显,这个盘子太小,无法支撑big deal;BBS如果把商业模式建立在几百万人的“浏览用户”上,那么,它只能成为媒体。但这条路,也有难点(后面会谈到)。
事实上,以我所见的一些社区来看,几乎所有大型社区都在这个“用户选择”方向上左右逡巡,犹豫不决;即试图服务于“活跃用户”,做做博客,空间等等加强交互;又试图服务于“浏览用户”,做做新闻,首页等等试图获得广告。
这种尴尬的用户选择,以及衍生而来的商业模型选择,太难了。你不在陈一舟那个位置上,不掌控着一个大型社区,是体会不到这种艰难的抉择。因此,我对陈一舟运营上的“善变”,其实非常理解——他的问题只是变的太快。
而更为可怕的是,在站方犹豫抉择时;随着商业化过程的慢慢展开,BBS社区最关键的那几百个“核心用户”,也起了变化。。。。。。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bbs社区”就指mop,还是还有其他的?你确定mop就是你口中的bbs社区?还是你印像中的社区?你一天花多少时间在mop?有多了解mop?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纯粹的BBS怎么去吸引4-7类用户??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交互?新闻?
内容不都是核心用户贡献的?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bbs社区”就指mop,还是还有其他的?你确定mop就是你口中的bbs社区?还是你印像中的社区?你一天花多少时间在mop?有多了解mop?
那你就写篇文字来反驳下,证明你更了解不就是了么。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像im286,我要打折,buyren,还有一些美容减肥论坛,那核心用户是多么精准鲜明,而且他们的盈利都不错,粘性也巨高。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用户是bbs发展的的关键!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关键的一点还有考虑,信息的特点。比如我要打折或im286提供的是怎样的信息?如果我想看到麦田这样的文章,在im286很少能够找见。这些是跟这样的一群人有关吗?这样的bbs的媒体属性还有多少?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麦田,你说得太有道理了。即使像你这样有内容的文章,这么多人订阅的博客,我发现在抓虾里也只有几个人愿意移动鼠标去推荐一下。尽管那个推荐的按钮就在标题的旁边。所以,你指望直接从这些读者身上赚到钱是很难现象的,但如果你的博客是软文广告,那这些文章的价值就另当别论了。
顺便自己做个广告吧http://hi.baidu.com/asing168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觉得很到位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基本比较同意,但有一点不是很认同。“SNS网站,尤其是blog和space的兴起,是在让4-7类用户远离BBS社区。”就目前而言,blog的用户群的行为模式与4-7类用户不是完全一样的,而且bbs的人同样可以blog。
也欢迎访问我这互联网研究菜鸟的blog
http://hi.baidu.com/storyway44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对于一个大型BBS社区的站方来说,他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500人的“核心用户”上?还是50万人的“活跃用户”上?还是300万人的“浏览用户”上?――这是所有大型BBS社区面临的尴尬选择。
这个根本不是尴尬的问题.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建立在500人核心用户还是50万活跃用户之上。有500人核心用户的自然有50万活跃用户,有50万活跃用户的自然有300万浏览用户,不会有一个仅仅有500人核心用户的bbs社区,否则那500人也是强拉硬扯的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俺觉得麦同志说的很有道理。俺混BBS有10年啦,俺的体会:
BBS就像大广场,最大的就想天安门广场。看着人来人往,但是这些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跟人家大mall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完全是两回事,人流换不来钱。广场一收费就没人来了。广场想赚钱只好采取两种方式:1. 树个广告牌,2.租摊位给做小买卖的。其他赚钱方法?没了。
投资BBS或者改头换面BBS型网站的铜子们就跟投资大广场似的,成不成功大伙儿去自己家乡的政绩工程看看就明细了。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再说说web2.0。中国铜子们心目中的w2仍然离不开大广场的概念。没办法,咱大家都是混广场街心花园出身的,没见过别的,上限摆在那里。所以什么是中国铜子们心目中的w2 model呢?就是公园,收门票开马戏团的公园。他们心目中的w2山巅之城就是迪斯尼乐园啦。门票海了去了,连带卖纪念品骗小朋友,爽歪歪死了。
问题是公园儿跟迪斯尼乐园是两码事儿啊。只见过公园的铜子们投资迪斯尼乐园,能不赔钱吗
楼上“五月渡泸”朋友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哈哈
这个系列我可以快速结尾了。:)
bbs模式发展碰到天花板了?
是不是说BBS模式的发展在目前来说已经到头了?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对BBS这一有鲜明天朝特色的咚咚麦兄的文章是偶读到的分析最深刻的文章,麦兄整理整理可以发美国的管理或者IT期刊了
偶觉得,从商业模式的研究来看,最终要着落到算算能挣多少钱上。从BBS研究来看,问题的关键则是平均用户价值。从麦兄的分析来看,天朝BBS社区的特点是平均用户价值不高。无论核心用户也好,潜水用户也好,与咱社会的有钱银的群体重合度低,人口分布和地域分布都很散。核心用户们一位热心的街道老大妈经常组织什么秧歌舞之类的活动,虽然能带来“人气”,但是老大妈就是老大妈,核心用户的核心程度并不与消费能力(disposable income 拽句洋文不好意思)成正比。所以BBS社区的整体经济规模小而分散,不足以支撑大腕们心比天高的发财计划,仅仅够小腕们奔小康练练。或曰:那老美的web2.0咋能卖大钱呐?大哥,人家老美的平均disposable income比咱高啊。
Re:反思BBS社区(2):尴尬的用户选择
BBS 是最早的web2.0形式的网站,但随着新型的交流互动网站的出台,是否有一天纯BBS 网站会逐渐消失?更多的是集合blog 圈子 等为一体的网站,那这时候用户价值 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