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践他们的虾米网(www.xiami.com),前段时间上线了测试版。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我比较了解他们团队一年多来的坚持;确实挺不容易的。其中尤其有趣的是,虾米网是音乐网站;但做虾米网的这个团队,基本都出自阿里巴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本质上虾米网的业务逻辑更像电子商务,而不是音乐;或者这么说:虾米网是一个音乐的c2c。
虾米网最大的创新就在于此。在它的模式下,每个用户以P2P模式分享音乐的同时,可以赚到或付出“虾米币”。每个音乐专辑,类似淘宝的一件商品。唯一的区别是,在虾米网模式下,商品的分发和消费都是数字模式的——音乐。
我非常认可虾米网的这个创新。当大约两年前,思践他们和我谈起这个思路时,我就眼睛一亮。在这个思路贯穿下,虾米网是C2C的交易模式,P2P的分发模式,两条线路可以天衣无缝的衔接起来!
终于虾米网上线了。但我隐隐有点失望。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一版虾米网显得过于繁复,定位不够鲜明;尤其是,加入了“音乐分享社区”这个定位。我个人认为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网民对“音乐”的需求我认为只有一点:听到自己想听的歌曲。网络用户对“音乐社区”其实是没有需求的!而且尤其让我有点想不通的是,本来虾米网的P2P结合C2C,实际已经是一个比较高效的音乐分享模式了,为什么还要绕一下,去做“音乐社区”呢?
顺着这个看下去,那么,这一版的虾米网的重心到底在哪?如果希望用户在线分享高品质音乐,那没太多必要引入C2C的交易模式——高品质的音乐所吸引的用户,往往还真不会太在意赚一点小钱;往往会义务免费地分享音乐,为了自己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希望用户使用C2C的音乐交易模式,那么web端的“音乐社区”完全可以弱化,同时对音乐的品质要求可以降低
更进一步,从现在这一版虾米网可以看出,思践他们虾米的团队在“商务”和“社区”两者之间逡巡。而这种“犹豫”,基本上是试图在“社会化商务”方面进行尝试的网站,所必然遇到的两难处境。因为我也做这方面的业务,所以我能理解“商务”和“社区”的矛盾,以及试图对两者进行取长补短融合的艰难。而我的结论是:“商务”和“社区”,没有中间路线,只能“二选一”。这点经验,希望思践他们团队能参考。
最后借这篇文章,特别有个感触:在一个正常的行业处境中,往往大公司“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他们有更多资源,应为行业的创新做更多的努力;但是在中国互联网,情况完全相反:拿着几亿美元的大网站,去做小网站的山寨版,还感觉很开心;拿着几千万美元的大网站,去做QQ插件,还感觉为人民服务——而几乎没拿到钱的小团队,比如虾米网,蚂蚁网,却一直在试图进行真正的模式和业务创新;并且,正在为创新付出代价。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中文互联网的历史,到底最终是属于“陈开心”、“庞彩虹”?还是由虾米、蚂蚁等等真正信仰互联网的人们,书写下一页小小的注脚。
麦田不是停博了吗?
麦总不是说不写博客了吗 博客不是过时了吗 呵呵
麦田写博客说明经济寒冬很厉害
从最近麦田频繁发博,我们可想而知蚂蚁现在的状况。
一个思想远远大于实践的人
虾米的目标用户,是那5%还是那95%?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在他们beta版本中究竟占据多大分量?呵呵
不明白那个模式有什么好,似乎构建不起完整的链条。对于希望获取内容的用户来说,kugoo这样的又免费,又P2P,比虾米有竞争力啊;这部分用户都不留下,那愿意贡献内容的那些用户也赚不到了。
虾米确实很犹豫,不过它的商业和社区,俺认为社区优先,网游还需要免费玩家养呢,C2C没C,怎么赚?
阿拉不晓得怎么说了,麦田文笔牛逼难道电脑不行?知道显隐身的原理不?彩虹根本就没有攻破显隐身!
我感觉写博客还是不错的,今天看了好多文章,感觉蛮好的!
关注中
博主写的不错啊,哇酷博客导航现在正好要收录一批个人博客,根
据来路调整排名,欢迎来提交博客地址。
很欣赏您的文章,请坚持写下去
从ZAC那里知道这个“麦田的读书生活”,今天来拜访了,比我想象中还由厉害,恰巧今天我也去了很多个SNS的网站,“饭否”“蚂蚁”“虾米”,今天算是开眼了,因为我原来是一个程序员,所以第一眼我比较看重哪个网站的技术牛,我比较喜欢虾米网。
haod !
支持一下,吓米网。
有可以来看你的博客了,不错哦~
朋友推荐来看看,写的确实不错!
麦田同志又写博了
虾米网?第一次听说
纯属小人炒作,
拿名人开涮炒作自己,哥们,我鄙视你!
你原来是为了你自己网站的炒作,
你真是个小人,鄙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