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Keso:《当搜索遭遇社会》
老孔(cnsns):《板儿砖拍麦田》
有一个教训:半夜上网不能听摇滚,尤其不能听90年代初的那拨中国老摇滚。前两天,我听着听着《垃圾场》,联想到中国的互联网,愤然疾书,“社会化搜索=社区≠社区搜索”;结果文章并没有阐述和详细的引申论证,把真正的思考流于浮浅的激愤了。还好,keso和老孔,以及断桥等网友都回应了“社会化搜索”这个话题,我想借此文再详细谈谈:
一, 不执迷于“搜索”词语
Google成功之后,“搜索”成了互联网皇冠上的明珠。我自己是个老google用户,但我始终认为,多元化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所以我在尊敬google公司的同时,也很欣赏baidu在中国市场的实用理性;更同时,我坚持认为,google、baidu及其代表的“搜索”概念,只是多元化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中的一种。一定还有更多完全不同的模式、服务、产品,带给我们互联网的惊喜――而这些模式、服务、产品肯定会呈现不同的界面和规则。
也就是说,我们可否这样假设:在世界上根本没有google和百度的前提下,我们的用户有什么需求,能让我们通过互联网工具满足?
与我们今天这个话题相关,我可以想到两个用户需求:A用户想买一张火车票;B用户想买一个最合适的汽车――然后我们发现,这两个用户的需求其实是不同的:A用户的需求“准确”;而B用户的需求“模糊”。
Keso今天的文章主旨是谈“算法”在任何情况下的重要性。我完全认可他的这个结论――因为只要是互联网服务,都是“算法”支撑的。我认为可能存在完美的算法,解决上述A用户的需求;但是这个世界上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出现一种完美的算法,能真正解决上述B用户的需求――因为B用户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和keso的分歧,就在于他理解的“社会化搜索”,还是针对A用户的,所以会强调“算法”;而我理解的“社会化搜索”,其实是针对B用户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社会化搜索=社区”。
同理,google,baidu的市场是A用户,他们做得已经很好,并且会做得更好;但是B类用户,或者说B类概念的“社会化搜索”,并没有任何一家网站做出明显的突破。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二, 世界是含混的
那么,B类用户市场到底是什么样呢?简单描述一下,就是我们要提供一种服务,让不知道要什么的用户,感觉自己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这种感觉,如果您看过我的《破解myspace成功之谜》可能会比较熟悉,这就是一种“hanging out”的感觉。而这种互联网服务,从本质上看,它其实甚至可以认为是“无效”的服务。但人性就是如此,多数时候,多数的人象西西弗一样不断无聊下去,以遣有涯之身。所以这种需求存在,而这个市场非常、非常庞大。
如果到处都是正确答案,我们需要给予用户的,只需“正确”的感觉。
三, Myspace的意义
在myspace之前,从来没有一个web端社区能这么庞大。所以myspace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如果系统架构合理,“社区”完全可能成长为――无限。
我特别强调这点,是因为国内很多投资界或业界的,真的不了解“社区”的力量。他们总盯着国内目前的几个社区,就妄下断言:“社区做不大”――社区做不大,怎么会有myspace?怎么会有qq?如果全世界的人,10%都使用一个社区,还不够大吗?要多大才算大?!
目前国内社区不大,也是实情,好的社区也比myspac差2、3个数量级;但这是因为国内的社区,除了百度贴吧,基本都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和架构,以BBS打遍天下,从来没有什么变化,这当然不能成长――做社区没做好,而不是社区做不好。
四, 只是起点
社会化搜索只是起点,真正有价值的是――社会化商务。
(重要提示:通过feedburne订阅此博客的用户,请尽快更换为feedsky订阅。新的订阅地址:http://feed.feedsky.com/maitian99。此博客即将不再支持feedburner订阅。谢谢。)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这篇好文写的时间早点哈。:-) 看来我是麦粉了,又是沙发。
90%的观点都同意。补充一点我的想法:
1 现在的网络服务都还在稚嫩期,没有谁包括GOOGLE是终极服务,就算谈 算法google也不是达到最优。
2 搜索或者说对信息的本身的理解是要看受众的接受程度的,本身就是差异化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呵呵),google式服务并不是唯一需求
3 社区--这些词其实都是存在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的,所以不同人看,有不同的解释
4 基于人群的信息整理和架构无疑是一个新领域,DIGG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
5 新的社区框架,新的TOPIC结构已经有很多人探索了,别急,到时候自然会出来,用户改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哪怕给他带来的都是好处
6 豆瓣的协同过滤其实做的不错,但基数太小,还没出彩
另外麦兄,既然世界是多彩的,你就别老下绝对的判断了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言必称GOOGLE、MYSPACE,构成了讨论的坐标系
它们和中文互联网是两个世界,不同的逻辑、文化,会误人子弟
相当到位的概念分析
发现麦田兄特别擅长概念的清理与分析。
嗯,这个我也比较擅长,回头我也整两篇出来看看:)
先简单的分解一下:
需求“模糊”的用户,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说不清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改怎么去找,但是如果我看到了那个东西,就能够肯定是不是我要的。
另外一种是:我说不清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改怎么去找,就算那东西出现在我面前,我也很难肯定是不是我要的。
前一种情况,就是keso所举的例子:1995年比尔・盖茨那份著名的备忘邮件“互联网大潮”的全文。
后一种情况,就是麦田所举的例子:找一部合适的汽车。
这两种情况,需求都是模糊的,但是答案却有不同,所以需要进一步区分,并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很赞同你啊,你的文笔是在不错(就不多夸你了,呵呵~)
你的这个结局就好像欧美片,看过< 哥斯拉>吗?片尾里,在消灭了哥斯拉之后的那个镜头—-一只蜥蜴蛋孵出了小哥斯拉,end.
留个悬念,是为了续集,还是片子需要,而故意保留?
总之,”社会化搜索只是起点,真正有价值的是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往往有些答案还是不确定的答案。
比如昨天朋友问我? 10.1去那里玩好?我没回答,
他就去baidu知道提问了。。。
10.1去那里玩好呢? 这个可以有N种答案,这些答案都没有对于错。。。我觉得社会化搜索的魅力就在这里。
95%同意
哈哈,
麦田开始用角色分析了
我对这句话最感兴趣:
“社会化搜索只是起点,真正有价值的是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广告就是”解决”B用户的一种模式,引导/误导需求不清晰的用户形成清楚的购买欲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欲先取之 必先予之
需求造就王道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越说越乱了,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麦田你好,长时间以来都在关注着你的博文。一直以来有种感觉:我们由不同的角度出发,都在往同一个大方向走(细节上会有不同)。
现在,请你看我一篇短文:《搜索技术进化的新方向:内容引擎,社区内容的加工流水线;新技术背后的人》 http://blog.donews.com/aCPU/archive/2006/10/13/1059287.aspx
Re:社会化搜索:“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社区化商务,这才是王道。
社会化搜索:“如何找到正确答案”
还有一种思路是整合社区里面的内容(包括人)和非社区里面的内容。并以搜索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我相信将来多半不会有一个社区可以垄断这个行业,一定是多家并存的。原因包括地域(比如回龙观有自己的社区讨论观里的事情),时间(美国和中国有时差,很难即时交流),和朋友(朋友在哪里,自己也就跟过去了,如果朋友搞个社区,当然要去捧场)等。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社区可以把用户的体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给用户一个迁移的时间)完全做到超过其他社区很多,那垄断也是有可能的。比如我觉得Second Life就有可能垄断。既然内容是分散的(就像网页一样),那么通过搜索来整合就很有道理了。比如陈华的酷讯所整合的一些和生活相关的信息就很有帮助。举个例子,酷讯的交友就是整合了各个交友论坛的美女信息,并对一些描述信息做了索引。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比如20-22岁,有照片,温柔的美女,呵呵。另外,百度做社区并不是为了社区本身。而是为了他的搜索。你随便用个query在百度上试试,看看结果里面来自他自己和其他社区(博客)的内容就知道了。按照李彦宏自己的说法是“搜索人的大脑”。我用我自己的博客做过一些实验的,你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些实验还在进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