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麦田的读书生活

maitian.blog.techweb.com.cn

未分类

豆瓣九点验证博客

doubanclaim6311101478d3f8ea

星期日, 03月 2nd, 2008 未分类 3条评论

为什么是股吧,而不是百度贴吧

 这轮疯狂的股市,对做互联网的来说是几年才有的机会;倒不是让大家去炒股,而是——现在的股市,就是当年的超女。这样外部环境机会,对互联网业界非常难得。


 


但有意思的是,还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如同超女引爆了百度贴吧;这轮股市,引爆了“东方财富网”及其下属的“股吧”。紧接着的问题是,百度贴吧放平常多么bh啊,qq那么强都不能实质性挑战它;为什么相对于一个比较弱的对手“股吧”,百度贴吧却真的露出罩门了呢?


 


对这个问题,简单和本能的回答是:“垂直行业”;然后可能一些朋友会更加坚信要做“垂直行业”,远学网盛,近学股吧啊。但我认为这种基于直觉的回答,不一定是问题的真正答案。换句话说,如果百度贴吧能稍微做点改进,就能打败股吧,那证明问题不是“垂直行业”与否,而只是基于百度自身的原因。


 


而我就是这么认为的。让我们先看看搜索“601398”的结果:


 


百度:


http://www.baidu.com/s?wd=601398&cl=3


Google


http://www.google.com/search?q=601398&hl=zh-CN&lr=&nxpt=20.882605355868083237185


 


 


1、在这两个方案中,百度站方推荐只是小小一条,而google出现了股票行情图;无疑,google的“编辑性”更强于百度。而我认为,在搜索关键词“601398的时候,搜索引擎加重“编辑性”是对的。因为用户搜索“601398这个关键词,和搜索一般的关键词比较,目的性更强。详细解释一下:当我们搜索某关键词比如“蚂蚁网”,我们多数时候,其实希望知道关于“蚂蚁网”的一切网上信息;而当搜索“601398,用户几乎100%希望获得关于这个股票的信息。或者说吧,关键词“601398比普通关键词“蚂蚁网”更具有收敛性。而作为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来说,面对不同“收敛性”的关键词,似乎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这里,我认为google的做法更妥,因为它面对“收敛性”更强的关键词,给出了“更深”的搜索结果。上面说的是股吧和百度贴吧比较的背景;换句话说,百度如果在关键词“601398的搜索结果采取类似google的方式,那么股吧就会减分,百度贴吧就会加分。


 


2、而更能让百度贴吧的股票吧火起来,是在上述关键词“601398的搜索结果加一个链接:更多关于“601398,访问百度“601398——如果百度在去年下半年在股票相关关键词的结果页面加上这个入口链接,股吧真的不一定像现在这么火。


 


3、百度贴吧首页有意识地做财经频道,引导用户使用百度的股票吧


 


4、百度贴吧产品方面把“601398吧”和“工商银行吧”合并


 


 


如果百度贴吧在产品和运营方面,采取上述4个措施,我相信,股吧不会像现在这么火,相关很大一部分流量会分到百度贴吧。那么,百度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我不是百度的人,只能从外面猜测,我认为关键还在于百度在做“门户(内容)”方面,态度不坚决。其实,百度现在已经不只是搜索引擎,完全可以成为“门户”。但是,他们的态度不坚决。


 


有意思的是,百度贴吧目前在主推“极度2007”,按照布棉的爆料,李彦宏都比较care这个项目。基本上,我认为如果这样的话,百度的基本策略,是在争夺腾讯的势力范围;但,百度目前最容易的其实还是渗入新浪的势力范围啊


 


就好像下围棋一样,做到李彦宏这个地步,手筋的落子次序很重要。


 


 


最后说回来,这篇博客的基本意思是股吧之兴,不在于“垂直行业”与否;而在于百度具体产品安排,没有去争这个市场而已


 


我其实比较烦“垂直行业”概念,都是网盛闹的。网盛是一个很牛的互联网公司吗?不见得吧?!不就是一个国内上市的网站吗?它固然很成功,很不错;但是不是网盛的成功,就意味着大家都要做“垂直行业”?完全不一定。


 


我认为互联网有互联网的特点,特别,在互联网上“专业”或“垂直”可能不像传统经济中那么重要。


 

星期三, 05月 30th, 2007 未分类 17条评论

推荐:谢文和罗川关于myspace中国的对话

这是搜狐it编辑陈中组织的一次访谈,谢文和罗川谈的非常不错,尤其是谢文老师。我发现对于中文互联网战略层面的思考,我对谢文老师最为认同。


文章太长,我整理了一下,全文链接如下:http://www.mayi.com/article/93828.html


再次谢谢搜狐it的陈中,很好的一个访谈。

星期六, 05月 19th, 2007 未分类 3条评论

垂直搜索不靠谱,说说搜评网等等

我对业界还算比较关心的,但知道有“搜评网”这个站,还是最近两天。特别是今天,看到搜评网出了一个声明,其中一句话让我实在忍俊不住:“搜评CEO张小飞是垂直搜索领域的先行者。。。。。。对同事的人文关怀上,是一个合格的领导”――我见过做互联网做到吐血的、贩黄的、夫妻反目的、丧心病狂的、狼狈为奸的;但做互联网到“人文关怀”地步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因此本着“人文关怀”目的,我很诚恳地告诉搜评网以及现在还在做着“垂直搜索”网站的诸多网站,告诉他们一句肺腑之言:垂直搜索确实不靠谱。


 


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垂直搜索弱于通用搜索,但这还不是垂直搜索的关键问题。(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几个垂直搜索网站都号称自己在技术上拥有专利或者发明什么的――其实这正好是相比通用搜索技术上的外强中干)。垂直搜索真正的致命困境在于两点:


 


 


一,垂直搜索网站远远低估了百度的实力和百度对盈利的渴望。我认为,垂直搜索网站估计还只把百度看作一个通用搜索网站。错了。百度现在已经是中文第一的web门户。这里解释一下,百度的用户价值远高于新浪,因为新浪的用户绝大多数是浏览,鼠标用户;而百度的用户无论通用搜索,还是贴吧、空间,其用户都是“贡献内容”,键盘用户――因此,真正在web端第一锁定网民的是百度。(客户端是第一锁定用户的是QQ――所以百度和QQ绝对100%会有一场恶战)。当百度事实上成为中文第一web门户,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做任何产品都可以凭借门户的高流量,快速地“后发制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百度在纳斯达克的盈利压力一直非常大,因为百度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还仅仅是竞价广告。这样,一方面是巨大的流量;一方面是不那么满意的收入;把百度都逼急得到日本去找收入。如果这个时候,国内有一个巨大的收入模式出来,并且还是搜索方面百度老本行――你说百度会不做?!PM部门23个人就搞定了;而百度PM部门好像有百来号人吧?


 


所有说如果真的有利可图而百度不做,李彦宏的面子上都过不去嘛。因此垂直搜索网站认为自己先行一步,百度船大难掉头的想法,非常之幼稚――其实主要是目前垂直网站压根没有明确的、大的收入模式而已;但凡要是某类垂直搜索真的有大的收入之可能,比如卖火车票的吧,百度分分钟钟在首页搞一个“火车票搜索”,别的垂直搜索100%靠边站。百度做个“火车票搜索”,有难度吗?


 


 


二,垂直搜索网站远远高估了自己对垂直行业的影响力。垂直搜索网站是在和垂直行业网站玩一个博弈。本质上,所有的垂直行业网站处于一种“囚徒困境”,得利的是垂直搜索网站。这种博弈游戏,新浪玩过,玩的很成功;但换到垂直搜索网站就要打个问号了。两者的区别,在于“新浪模式”中,宿主网站更依赖于“流量”;而垂直搜索网站的宿主网站,是各个行业网站,他们对“流量”的依赖相对较弱。就这么一点点对“流量”依赖强度的差异,使得垂直搜索网站的博弈游戏,很难玩大――宿主网站看你差不多大了,如果没有好处,分分钟就不让你“爬”内容。


 


 


上面两点即是我的“人文”之言。有人说了,你麦田唱衰“垂直搜索”,难道别人就没看出来?肯定有人看出来了,但他们缺乏“人文精神”,他们不说;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垂直搜索”存有幻想。那么,幻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幻想在于迷信“搜索”概念了Google牛啊,google伟大啊,所以从美国到北京,哥几个都不约而同地辞了职,搬进了车库或者商住两用楼,“我们要挑战google”,得,做搜索吧,但通用搜索google做了,总得换个花样吧?得,做垂直搜索吧。于是,就垂直搜索了。


 


幻想在于“快速发展”的光晕效应。比如搜索火车票,alexa起来的多快啊――但拜托,你看看查询基金现值的网站,起来的也特别快啊,咱为什么不做基金查询呢?呵呵。所以“光晕效应”害死人啊。一项互联网服务可以非常犀利,象刀子一样,非常快速地发展,然后快速到达――天花板。


 


最根本的幻想还在于把互联网看作机会主义的战场,而不是真的信仰互联网。


 


 


最后,我特别希望有在垂直搜索网站负责技术的哥们,快“反水”吧。:)。。。。。。蚂蚁社区诚招搜索相关技术人员,都招了半年了快。哥几个别做垂直搜索了,来蚂蚁社区吧。


 


“反水”之简历投放邮件:libing#gmail.com


 


Btw.我对同事也非常之“人文关怀”的喔!


 

星期一, 04月 2nd, 2007 未分类 62条评论

人人网:豪言壮语应犹在,不到一年歇了菜

半年多以前,人人网(www.renren.com)闪亮登场,作为旁观者,我还费心写了3篇博客《人人网:Keep it simple。当然,我不是免费为人人网pr,只是从产品层面有感而言。当时,人人网的pr豪气万丈,如今,还没有一年,而人人网――


 


 


第一章:曾经豪言:


“陈一舟认为人人网最快将在今年年底盈利,并认为广告会成为主要的收益模式”,摘自《陈一舟收购昔日对手人人网 放言最快年底盈利》


 


“多次创业成功的经历一样给了陈一舟明智的判断。。。人人网已经被千橡内部列为年度三大重点项目之一——重点项目的意思是,投资将超过1000万美元”,摘自《陈一舟重启人人网》


 


“说实话,我们的组织结构(千橡)也是中国所有网络公司里最像Google的——多个小团队,自由发挥,迅速地把想法变成现实”,摘自《陈一舟:我们是最像Google的公司》


 


“人人网是未来打包上市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摘自《陈一舟重启人人网》


 


“陈一舟说,千橡最擅长的是社区,我们要集中火力,提高门槛,不是节省成本,比如5Q和人人网”,摘自《陈一舟:我让一些投奔千橡的年轻人失望了》


 


。。。。。。。


 


 


第二章:如今现状:


1,  alexa上流量几乎降到0



 


2,  首页最新的新闻是快一个月没更新了


 



 


 


第三章:又开始豪言了。。。


“如果说有谁熟知中国互联网,陈一舟当之无愧。他已经是一名互联网的老兵。。。。。。他对用户非常了解,他熟知运营”,摘自《中国 Web2.0: 陈一舟雄霸一方》


 


 


未完成之结论:“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星期二, 03月 27th, 2007 未分类 26条评论

论定分类网站,只需50字

 


分类信息所要求的真实性和互联网的匿名、免费、共享、易复制等特性具有本质冲突;但和纸媒的收费模式相得益彰。


 


 


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公益广告不算字数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从欣赏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开始!

星期六, 03月 10th, 2007 未分类 11条评论

优酷分析





















星期五, 12月 8th, 2006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社会化商务的起点和终点

关于“社会化商务”,我并不是第一个鼓吹者;据我所知,我原来在博客网的同事樊春晖先生,应该是关注这个问题比较早的人。大约在2004年底,樊春晖先生就对cyworld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切入对“社会化商务”的思考。我在博客网工作的时候,曾经和他讨论过几次,非常有收获。


 


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社会化商务”。我在互联网BBS论坛和博客都有比较多的体验。很多时候,我不是从一个网站运营人员,而是从网站用户的角度去看待互联网服务。而从这种角度,我发现BBS论坛有先天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论题驱动模式,即BBS中人们因某个论题而围在一起,论题过后,四下散去;而Blog同样有很多自身障碍,一个普通用户无法逾越的障碍。(参见我的文章《博客即媒体》)――当我思考这些“障碍”问题的时候,我会试图去追根溯源,想想本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业务方向,肯定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对于网游来说,互联网本质就是一个游戏平台,解决的是让用户娱乐的问题;而对于我所在的专业方向,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要回答一个问题:


 


如何让人高效地获得信息?


 


 


围绕着这个本质问题,就好像《笑傲江湖》的华山有“剑宗”和“气宗”,人们一直也采取了两种途径来解决它。一种是“机器搜索”,以google为代表,也因google的成功,使得这条路似乎是金光大道。现在做互联网的,言必谈搜索,好像你不说自己是搞搜索的,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对于“机器搜索”这条途径,我认为肯定是对的、大的、有商业价值的;但是――它绝对不是唯一的。


 


另外一条途径就是“人际传播”,也就是说,当你要获得某种信息,不是机器,而是某个人告诉你――我喜欢借用“人肉搜索”这个词语来定义它;但这里的“人肉搜索”,不是恶搞的“网络通缉令”。


 


至此,“如何让人高效地获得信息”这个问题,被推演成两个问题“机器搜索”和“人肉搜索”。对于这两个不同的方向,都面临各自的挑战;从“机器搜索”来说,它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更加“智能”;从“人肉搜索”来说,它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前面这个问题,就留个google去解决吧,我们先说说后面的问题――


 


如何让人肉搜索更有效?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它的否命题:“如何让人肉搜索无效”。我觉得“无效”其实有两个方面:一,信息不可靠;二,信息无用。比如说,我想知道哪种手机最便宜,一个哥们告诉我了假的商情,这就是“信息不可靠”;一个哥们却跑来告诉我电脑的价格,这就是“信息不可用”――所以反过来,让人肉搜索更有效,就需要解决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所以,这里又出现了两条途径。第一,解决信息的可靠性;第二,解决信息的实用性。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存在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互联网上去找一个可靠的人;第二个问题,我也认为存在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互联网上利用商业去组织信息。


 


于是现在又出现了两个问题:


“如何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个可靠的人?”――信用模式-社会化


“如何利用商业化去组织信息?”――商业模式――商务


 


这就是我理解的“社会化商务”,它的起点是人的“信用”(也就是“数字化的人格”);终极目标是让人高效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只是中间通过“信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传递”了信息。所以,我现在做的蚂蚁社区www.maayee.com)方向是社会化商务,我们的诉求就是:“传递生活意见”。


 


 


关于“社会化商务”,最近几个朋友也在讨论。飞扬新锐写了一篇文章《深度解剖社会化商务Social Commerce。飞扬写的很用心,很多细微的地方说的非常到位。但是他忽略了“人的信用”这个“社会化商务”最基本出发点。所以飞扬讨论的其实不是我理解的“社会化商务”,但恰恰是“断桥”朋友提出的:“大众点评网之类的算社会化商务么?”――我认为飞扬博客写的和大众点评网做的,是一回事:他们都是提供商务信息的网络服务,并不是“社会化商务”


 

星期三, 10月 25th, 2006 未分类 17条评论

蚂蚁社区




 

星期五, 10月 20th, 2006 未分类 11条评论

食言

食言,重新开始更新donews上的博客;有点脸红。


因为一个原因:


我自己的项目即将上线,我希望能利用所有平台推广这个项目。因为它不只是一个项目,更是我对投资人的承诺,对团队成员的承诺,以及我自己的梦想。为了这些,我在donews的blog上收回永不更新的话,由此而带来的个人羞愧,可以且必须忍受。


所以请大家谅解。


techweb上的这个博客不会关闭。在这个博客上,我的发表和回应一如从前。


 

星期六, 10月 14th, 2006 未分类 23条评论